百度“褚橙”的时候,词条的“民间故事”条目下会出现下面这些内容:褚时健,1949年参加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1952年入党、1979年任玉溪卷烟厂厂长、 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1998年云南省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严重经济违纪、2002年获准保外就医, 76岁的褚时健回到哀牢山种橙,2010年2000亩山地种橙子"褚橙"风靡昆明大街小巷、2012年11月褚橙首次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常褚时健的人生经历可谓是“功过参半”,先抛开褚时健走向偏航的那段过往不讲,但从在76岁的高龄能够创造出享誉全国的“褚橙”这项奇迹来看,褚时健对于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标榜的。
曾有新闻记者为褚时健做过专访,问熟识褚时健的人如何评价他,为什么他能在酿酒、榨糖、种烟和种橙毫不相干的四个行业中都做得比同行好,是别人太笨还是他太聪明?这些的人回答是:我没见过像他那么认真的人。而这位作者向时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张志学教授提出褚时健现象时,张教授回答:有没有这种可能,在工业水平发达的国家,像褚时健这样的人,一万个人中有一个;而在中国,十万个人中可能才有一个;这个“可能”并没有谁去验证过,我想,恐怕也不需要验证。关于“认真”,不管是我们看到的光环下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还是“褚橙”的鼻祖褚时健,我们都明白,但凡最突出的那一个,必定是最认真最用心的,“认真”是他们的另外一张名片。
我们一直喜欢励志故事,所以关于“励志橙”的故事显得积极而正能量。我们也喜欢上海外白渡桥那家外国公司百年后的维修提示的那封信,还有关于德国人在青岛修下水管道留下备件的故事。每当听到这些我们都会激动地忿忿然想到我们身边的豆腐渣和楼脆脆,却鲜有人觉得诚信和责任这种“高层次”的字眼儿会和我们手边平凡的工作有什么直接联系。其实这个道理也不需要长篇大论的来阐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我们学生时代就会恰当放进自己作文里的语句。
在一篇文章里看见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已经走过了靠量取胜的阶段,数量庞大的60分产品靠着低廉的而价格可以打败65分甚至70分的产品,但是永远无法与90分的产品站在同一个舞台上竞争。由此想到了2015年全国质量月的活动主题: “迈向质量时代 建设质量强国”,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质量强国梦想,需要的是每一个人的认真和脚踏实地。每年十一月初是褚橙采摘上市的时候,而九月,恰恰是褚橙在枝头上吸收大地日月精华、酝酿甘甜的时节。褚时健76岁开始种橙,我们又怎么敢说最好的时光不是现在?最好的开始努力的时候不是当下?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东校区共有三大类专业,机车车辆类、铁道运营类和轨道基础保障类。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501号
联系电话:400-0931-658 网址:http://www.gs-y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