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校园里,学生上课玩手机、逃课已成为一种常态。从“刷脸神器”到“红包点名”,各高校为整顿学风,使出浑身解数。近日,重庆理工大学为了让“低头族”和“逃课族”回归课堂,推出“无手机课堂”以及“指纹考勤”等系列学风建设举措,旨在努力杜绝学生上课玩手机、逃课的现象。 无手机课堂 告别“低头族” “让手机对号入座”。重庆理工大学为让“低头族”学生抬头,远离“手机瘾”,近日,在40个教室推出“无手机课堂”,在教室里安装手机收纳袋。学生上课前需将手机放在它“专属”的位置上,完成课前点名。为推行“无手机课堂”学校给400多名学生发书包,鼓励学生们行动起来,“背书包进课堂,坚持无手机课堂”。希望以此种方式引导学生回归课堂,认真听课,合理使用手机。 对于学校的 “无手机课堂”,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生坚决支持,认为这个方法很好,能有效地改善课堂情况,提高教学效率。“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毕竟手机在兜里,上课总会忍不住去看微信、刷微博、看新闻…很容易分心,没有手机干扰后就能安心地听课了。”语言学院大二学生王分婷表示。管理学院2014级学生李艳说:“上课远离手机后发现听课变得更有效率,因为不再沉迷手机,自己也变得更加精神和自信。”许多同学认为,手机放入手机袋后,可以改变学生上课总看手机的习惯,有利于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好好听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有不一样的看法,觉得还是得靠自觉。材料学院2013级学生唐鑫则表示,“上课交了手机,虽然可以杜绝学生上课玩手机,但有时如果太困也会忍不住想睡觉,所以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自控能力以及老师教学的方式。”一些学生在上午第一节课和下午第一节课时,还带着睡意,一到课间就趴着睡觉补眠,短短的十分钟不仅不能解困反而更想睡觉,听课效率也会降低。学生认为利用课间时间玩会手机,刷下微博,打会儿小游戏,反而会起到解乏,转换下心情的作用,可以更好地进入到下节课的学习状态中。 “无手机课堂”推出后少数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更有的学生会带两个手机到课堂,交一个留一个。有的学生认为,“老师教得好,低头族才少。”学生上课玩手机是当前大学的普遍现象,学校倡议推行“无手机课堂”,出发点是好的,但还是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用课堂内容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指纹考勤 告别被窝 如果说“无手机课堂”改变的是上课状态,那学校化学化工学院随之尝试的“指纹考勤进课堂”则是改变上课出勤效果。 在化学化工学院2014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班和2班的课堂上,学生课前5分钟排队进行指纹考勤。因为班级人数太多,老师依次点名又太浪费时间,班委会决定班级所有学生课前课后都使用打卡考勤,在规定时间段内未按指纹打卡并未请假者都算旷课。 “指纹考勤上课,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会逃课了!”“指纹考勤,告别旷课、迟到、早退的宝宝!”对于刚接触指纹考勤制度的学生也有各种看法,2014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班的左希宏说:“上学期班委会讨论决定开始用指纹考勤后,同学们各种吐槽,但现在觉得上课前指纹考勤很好!即使再寒冷的天气,也要坚持起床上课,杜绝旷课迟到早退!” 指纹考勤进课堂试点运行结果显示学生出勤率、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有了根本的好转,学生也变被动为主动,大大加强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从进行了指纹考勤,学生再也不是踩着上课铃走进教室,无论是出勤情况,还是课堂纪律都非常好。”教师桑雪梅说。 回归教学本质 重庆理工大学秀出的“花式打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逃课、玩手机的不良现象,采用点式推进、面式推广、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们从心底里接受“打卡”制度。但“无手机课堂”和“指纹考勤”措施,并不能彻底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想要改善学风,还要回归教学的本质,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趣味性上下功夫。在一些学校里,有些教师实行灌输教育,上课按照自己的套路,只管把内容讲完,不引导学生参与进来,便会导致学生不爱听课,喜欢玩手机。“无手机课堂”的推出能否成功,对教师的教学水准要求很高。不过,学校表示“无手机课堂”以及“指纹打卡”主要还是一种倡议和引导,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并不会在所有班级强制实施。推进学风建设,营造浓郁学习氛围,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这样形式上的“无手机”才会转变成精神上的“无手机”,学校才会真正做到正学风、正校风。 “其实,不论是‘无手机课堂’还是‘指纹考勤’,都是为了让学生走进课堂、专心学习,营造一种人人去教室、个个爱学习的优良学风,根本目的都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当然,除了学校重视、教师把关,最根本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该校麻彦龙教授说。(通讯员 覃元理 陈建全) 【微评】 重庆理工大学副校长 何建国 “拉”“导”结合将“人”和“心”留在课堂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抓住了教学,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学生旷课、迟到、上课玩手机现象近乎已成为高校“流行病”,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积极采用学风倡导、花式打卡、课堂督导、统一放置手机等方式,其目的就是要将学生“拉”进课堂,让学生把重心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与此同时,学校将2016年确定为“师德师风建设年”,督促推动任课教师想法设法提高课堂质量,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和精彩的教学内容广泛吸引学生将“人”和“心”都留在课堂,并在课堂中有所得、有期待、有兴趣,从而爱上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拉”是引子,是前提,“导”是延续,是保障,只有坚持“拉”“导”结合,才是高校教风、学风之“术”背后的共通之“道”。 |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学风 重庆 理工大学 甘肃轨道,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