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
一个教了32年小学语文的老师突然华丽转身,成了大学教授。在猴年春节前夕,国内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王崧舟的“摇身一变”,被媒体“刷屏”,一时成为舆论焦点。
从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到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这个跨度确实有点大。而对于转身原因,王崧舟是这么解释的:国内基础教育中各种硬件并不比国外逊色,但教育水平却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关键在“人”身上。教师的整体素养不尽如人意,这与师范类院校的课程体制建设有关,要解决这一现状,还是要从源头去找。
那么,到底中小学教师存在哪些短板,王崧舟又将如何面对自己的新岗位呢?人民网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王崧舟老师。
今年50岁的王崧舟是浙江上虞人,19岁就成了绍兴市教坛新秀,20岁成了教导主任,23岁当上副校长。多年来,他一直醉心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实践,开创了“诗意语文”教学流派。2001年,他作为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首位对外引进的人才担任拱宸桥小学校长,短短5年就让这所普通小学跻身杭州新兴名校行列。
然而,在王崧舟看来,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总体素养并不理想,还不能满足当下全社会对教育教学比较高的要求。
这种不理想首先便表现在实践素养的不足,“会上课的好老师太少,学生厌学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由于老师上课没有真正触动孩子的心灵”。
其次是道德素养的缺失,他认为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一颗仁爱之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但现在有不少教师只管教书,却很少有育人意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目前有不少学校和教师斯文扫地,教师这个职业不再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也是教师岗位对许多优秀人才失去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而提到目前中小学教师最严重的不足之处,“是生命素养”,他凝重地说,“教育当以慈悲为怀,这个慈悲跟宗教信仰无关,慈悲就是觉悟之后的爱,一个老师应该对天地充满敬意,内心渴望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这方面的不足可能是根本的不足”。
在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王崧舟从未停止以“新成功教育”的办学品牌实践他的育人理念,主张通过“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的管理机制、教育机制、工作机制,改变人的消极心态,确立人之为人的价值尊严和精神幸福,从而为每个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
“教师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王崧舟这样形容教育的本质。他认为,没有教师自己精神的成长、充实、净化、超越,也就无法影响学生精神的成长。
32年的一线教学管理工作使王崧舟接触了大批的中小学教师,“很多老师从职以后,内在精神的成长开始放缓,慢慢停止,他们对自己的精神成长懈怠了,变得麻木不仁了”,王崧舟发现。而在他看来,一个没有内在精神追求的老师是不可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
“这种懈怠首先就表现在中小学教师普遍不读书;其次在于他们很少反思自己的专业、工作,很少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还有就是不研究,不是研究教材教法,而是研究学生,清楚他们需要什么,困惑什么。”
王崧舟认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阅读停止了,精神发育也就终止了。为此,他开创了“诗意语文”教学流派,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以对抗日趋浓烈的功利化、效率化、应试化的语文教学。
因其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无穷的课堂魅力,王老师在全国各地拥有众多追随者,“崧粉”无数,这也催化了此次离职事件的迅速发酵,引发了全社会对其角色转变的高度关注。
课堂上的王崧舟
2015年2月,杭州师范大学推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项目,在全国范围内聘请小学一线名师名校长担任教授。王崧舟考虑半个月后递交了简历。在他看来,优化和改变现有师范育人模式的意义,远大于在一所小学里所能作出的贡献,在那个舞台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经过长达一年的选拔、考核,他收到了杭州师范大学的聘用通知。
谈及目前师范院校在教师培养方面的问题,王崧舟认为,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资方面,就专业知识而言没有多大问题,顶多是实践层面稍微欠缺。
“但这些不是教师素养的根本,教师素养根本在于生命素养、精神境界,可目前这些在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中非常欠缺”,他谈道。
那么,上任之后他会从哪些方面去改进目前师范生培养机制的不足呢?
“我改变不了任何人,我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我自己,因此我到师范院校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我希望出现在师范生面前的,是一个真正的老师,是师范院校的精神导师,我希望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未来的学生面前。”
王崧舟选择进入师范院校任教,既是为了自我精神的超越,也是为了实现更高的职业理想。而他本人认为,其实这一点本身对师范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对这些未来的老师们可能就是一种影响。
王崧舟在小学从事了32年的教育教学管理,来自一线的他比其他教授更清楚现在中小学教学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更能切身感受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喜欢怎样的老师,也更加了解现在的学校希望老师怎么去做,怎么成长。而这些经验都会成为他到师范院校后的宝贵财富。
但王崧舟自己却是这么说的。
“我必须高度警惕和反思我在中小学所积淀和拥有的这30多年的经验,因为如果只是在这个经验上面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有多少优势的话,那么这些经验本身很有可能会成为我进入大学的障碍”,王崧舟表示,今后他要做的还是更多地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增强自己的思辨能力,学会从以前的经验当中去分析、去概括、去发现教书育人真正的规律。
“师范生是未来的老师,他们今后将会进入到我工作30多年的场所,而我现在离开自己的工作场所,进入到师范院校去任教,也会怀着某种同理心,会带着自己在中小学教育当中积累下来的生命体验,以一种‘理解的同情,同情的理解’的方式进入到师范生的课堂。”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梦想的力量!”采访结束之际,王崧舟对记者说道。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师范生 漩涡 舆论甘肃轨道,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