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大学生村”折射可贵的文化坚守

发布时间:2016-03-04 11:03:43

浏览量:

分享到:

  据报道,河南省卫辉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薛屯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都有三五名学生考上全国各地的大学。近些年,该村考上大学的学生数量成倍上升,一条街上甚至有多名博士生。笔者以为,一个小乡村居然培养出那么多的大学生,有力回击了当下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的“读书无用论”。

  而今,我国教育整体上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双重冲击下,尤其在“读书无用论”的负面影响下,乡村教育日趋式微。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不断衰亡,优质生源逐渐流失,优秀教师严重稀缺,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成为新时期乡村教育的痛点。但是,河南卫辉这样一个“大学生村”,却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与坚守的力量。正是这样一份坚守,一批批孩子走出乡村,成为国之栋梁、社会精英。

  知识改变命运,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激发无数乡村孩子“跳龙门”的动因,而21世纪后,知识能否改变命运却成了许多村民心中新的疑惑。不可回避的是,读书并不一定带来高收入和体面的工作,甚至几年大学下来,不少家庭可能“因教致贫”。究其原因,是大学扩招后,毕业生人数剧增,大学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短期内待遇还不如进城务工人员。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

  可喜的是,薛屯村没有陷入“读书无用论”的认识误区,村民们依然坚信读书能让孩子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可以改变命运。如报道所言,“在这里,家家户户比的不是吃穿,而是看看谁家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其实,就是这种朴实的坚守使一批批大学生从乡村走出,甚至在撤点并校过程中,这个乡村的学校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建了,这足以显示当地对乡村教育的重视。

  “大学生村”的形成固然离不开乡村领导的重视、家长们的“攀比”以及当地的民风淳朴。但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和大学生的榜样激励作用,让乡村文脉薪火相传,人才辈出。其实,诗书传家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上个世纪一段时期“大学生村”不断涌现的根本原因。在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的时期,由于没有其他出路,做到这一点比较容易,但到了信息化社会,还能如此坚守,难得可贵。

  笔者以为,在急剧变革的时代,更需要对美好事物的坚守。薛屯村对教育的重视、对优秀的文化传承等,无疑折射出一种可贵的文化坚守,也告诉我们,时至今日,教育改变命运仍未过时。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大学生 文化

精彩专题 MORE >
升学渠道 初中生学什么专业好 男生学什么专业好?

恶性案件后心理干预要及时

错位的身份背后是失位的本分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